铁矿石配煤机的混合环节是如何设计的
铁矿石配煤机的混料环节设计旨在将不同种类、成分或粒度的铁矿石均匀混合,以满足后续冶炼工艺对原料平稳性的要求。其设计需兼顾混合效率、均匀性、设备可靠性及适配不同生产规模,具体设计要点如下:
1. 混料装置的核心结构设计
(1)混料设备类型选择 根据生产规模和混合要求,常见的混料装置包括: 双轴搅拌机:通过两根反向旋转的搅拌轴,将物料切割、翻动并强制混合,适用于中高粘度或含水分的物料,混合均匀度较高,常用于中小型企业。
圆筒混合机:倾斜安装的旋转圆筒,物料在筒内随旋转被提升、落下,通过重力和摩擦力实现混合,适合大宗干物料的大规模混合,均匀度适中,能耗较低,常用于大型钢铁企业。
混合机:配备高速旋转的搅拌桨,可破碎结块物料并快速混合,适合需要精细混合或含添加剂的场景。
振动混料机:通过振动使物料在槽体内流动、扩散,适合轻质或细粒度物料,混合过程温和,不易产生粉尘。
(2)结构参数优化
长径比:圆筒混合机的长径比直接影响混合时间和均匀度,通常取 3~5,确保物料在筒内有足够的停留时间。
倾斜角度:圆筒混合机倾斜角度通常为 2°~5°,角度过大会缩短停留时间,角度过小则降低效率,需根据物料流动性调整。
搅拌叶片设计:双轴搅拌机的叶片采用螺旋或交错布置,材质选用耐磨钢,避免物料磨损设备,同时通过叶片角度增强推料和搅拌效果。
2. 物料输送与进料控制
混料环节的进料平稳性直接影响混合均匀度,设计要点包括: 分料与缓冲:多种原料经配煤系统按比例计量后,通过分料溜槽或皮带输送至混料装置,溜槽内设置导流板,避免物料冲击不均或堵塞。
同步进料:通过变频电机控制各进料皮带的速度,确保不同原料按设定比例同步进入混料设备,避免某一原料过量堆积。 防堵设计:进料口加装栅格或破碎装置,防止大块物料进入混料机,避免卡堵;对于粘性物料,溜槽内壁采用光滑耐磨材料并设置振动器。
3. 混合过程的均匀性保障
多级混合设计:对于要求较高的场景,采用“预混 + 精混”两级结构,先通过小型混合机将少量添加剂与部分铁矿石预混,再进入圆筒混合机与其余物料混合,提高微量成分的均匀性。
内部导流与扰流:圆筒混合机内部可加装抄板,提升物料抛洒高度和分散性;双轴搅拌机内设置反向螺旋段,使物料在轴间往复运动,增强交叉混合效果。
混合时间控制:通过调整设备转速或进料量,控制物料在混料装置内的停留时间,确保混合充分。
4. 出料与后续衔接
出料口设计:混料装置出料口设置闸板或星型卸料器,控制出料速度与后续输送设备匹配,避免物料堆积。
防残留处理:设备内壁采用倾斜设计或加装清扫装置,减少物料残留,避免不同批次原料交叉污染。
除尘与环保:混料过程易产生粉尘,在进料口、出料口及设备顶部设置集尘罩,连接布袋除尘器,符合环保排放标准。
5. 适配不同规模的设计差异
小型企业:多采用双轴搅拌机或振动混料机,单台处理量小,结构紧凑,可手动调节混合时间,注重设备成本和灵活性。 大型企业:以圆筒混合机为主,单台处理量可达数百吨/小时,常与自动化控制系统联动,实现连续化、高精度混合。
综上,铁矿石配煤机混料环节的设计需结合原料特性、生产规模及工艺要求,通过优化设备结构、控制进料与混合参数,实现物料的均匀、有效混合,为后续冶炼过程提供平稳的原料基础。
下一条:移动堆高机的安全操作规范 | 上一条:铁矿石配煤机的核心功能 |